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鲁班传说与中华文化认同———以西南少数民族为例
  • [摘要]鲁班传说在西南少数民族中流传广泛,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西南少数民族在接受鲁班传说的同时,对传说进行再编创。鲁班传说重构并巩固了他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进而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反映了传说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
  • 熊威 张琴
  • 全文[ PDF 0.0 MB ] 2022.4(40):61-68  共有 319 人次浏览
  •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动员与族群关系 —《国家至上》接受史(1940...
  •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由老舍和宋之的共同创作的四幕话剧《国家至上》一经发表, 便由陪都重庆迅速传遍整个大后方,在战时甚至抗战结束之后的中国各地不断被传阅、排演和 讨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该剧作为抗战文学的重要标志性作品之一,从起意、创作再到 发表和排演,整个过程都是由当时中国回民最高抗日救亡机构“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和中国的 汉、回、满各族知识分子合作完成的。在全面抗战的历史时刻,该剧肩负抗战文化动员和团结各 族人民抗战的重任,同时抗战结束之后还起到了沟通台湾与大陆之间感情的重要作用。
  • 马海波(回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2.2(40):62-71  共有 361 人次浏览
  • 口传与文字之间——《古语拾遗》所见日本古代神话叙事体系的嬗变
  • [摘要]8 世纪初,尽管日本学习中国已经建立起律令体制,但在文化发展上依旧处于相对滞后的地位。特别是在文字方面,汉字被引进日本并成为官方文字。在这一大背景下发生的日本古代神话从口头传播到文字整理记录下来的过程,同时也是这一神话系统在汉字与汉字背后的中国文明影响下被重新编码的过程。从这一意义而言,我们阅读到的《古事记》《日本书纪》中的日本神话,乃是研究口传与文字关系一个非常难得的古老范本。文章借助 9 世纪成书的《古语拾遗》所保存的史料对这一影响发生前的日本神话原貌进行了局部还原,并从日本神话天地开辟阶段的叙事入手,对神话叙事体系嬗变、文字传统如何对口头多样性叙事的冲击和影响、叙事与权力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 刘晓峰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62-72  共有 301 人次浏览
  • 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口头传统研究
  • [摘要]媒介技术的迭代升级使人类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社会观念,甚至是社会形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口头传统进入互联网之后,随之建构起了一种新的时空关系,催生了新的话语体系,给口头传统带来了新的机遇。媒介不仅改变了演述人、文本、受众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改变了歌手演述、文本传播和受众接受的方式,形塑出新文学生态与文化样式。在赛博空间中,口头传统具有明显的语境化、空间化和祛魅化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交互性”为核心的互动叙事;从零度受众到参与式受众的转变;技术赋权与自由叙事。媒介融合改变了口头传统的书写方式和传播模式,以直观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再现了人类最古老的信息技术。
  • 王 艳(藏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1.5(39):62-69  共有 281 人次浏览
  • 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叙事中的历史与记忆
  • [摘要]文章用当代记忆理论中的“历史—记忆”框架,思考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叙事中的困境,特别是其中重述民族历史的倾向。在论述中,首先以身体与地点两个记忆媒介为切入点,讨论叙事文本中如何召唤集体记忆,并将它们非历史化。此外,以“废墟和纪念碑”为喻,进一步辨析它们所重构的文化记忆在身份认同功能上的含混特征。
  • 赵柔柔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62-70  共有 876 人次浏览
  • 草原之声与江海之音:东坡之啸及其文学书写
  • [摘要]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长啸意象来源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喉音艺术,与北方草原的萨满文化有密切的关系。道教和方术之士对草原呼麦艺术的吸纳和转化使之成为汉语文化系统中的长啸。苏轼对长啸的文学书写具有典范的意义,这一文学现象构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文学个案。东坡之啸既是历史中的记忆,也是现实中的表达;既是诗人对草原游牧文化的接受,也是诗人个体精神的显现。东坡之啸是一种富有审美价值、自然情味、文化内涵的艺术声音,从中原到岭南,从岭南到海南,东坡之啸声声不绝,他在多艰的人生中创造了一个异彩纷呈的长啸世界。
  • 范子烨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63-74  共有 385 人次浏览
  • 论书面创作对文类形态的重构———以“十七年”(1949-1966...
  • [摘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七年”里,对口相声的生产方式从口头传承转变为书面创作。社会政治、文艺体制、时代美学等众多的因素形塑了相声的书写方式,也规约了书写的内容,并影响到其文类形态与叙事方式。受此影响,对口相声从原先的开放性叙事,转变为线性叙事,其故事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而语境化能力则大幅减弱。
  • 祝鹏程
  • 全文[ PDF 1410.0 MB ] 2015.2(1):63-73  共有 1539 人次浏览
  • 古藏文“夏当”文献中的“叶安之战”:神话与仪式
  • [摘要]甘肃、青海、四川藏族民间流传的古藏文“夏当”文献,在后期传抄过程中逐渐 形成了内容不一、篇幅不等、版本各异的文本,记载了早已失传的“夏当”仪式及其神话的丰富 信息。笔者在青海贵德民间发现的五十部“夏当”文献,较完整地记录了支撑仪式的神话“叶安 之战”的内容。从神话学角度看,“叶安之战”作为解释“夏当”仪式的神话,是通过在仪式中进行 神圣叙述的方式呈现的。“叶安之战”神话指向对社会世俗规范的强化,对二元对立的宇宙结构 和永恒秩序的维护,以及神、人、鬼三者和谐共存的图景。
  • 羊本才让
  • 全文[ PDF 0.0 MB ] 2022.6(40):64-74  共有 232 人次浏览
  • 晚清八旗诗歌中的“中华”意识
  • [摘要]晚清时期,发生了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庚子之变等一系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重大事件,给中国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在这个时期,全国包括八旗进行了英勇抵抗,八旗中出现了一批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诗人。他们的诗歌除了书写个人情感之外,将“黄帝胄”“中华”“华夏”入诗,抒发了全国同仇敌忾共同抗战的愿望,表现出了鲜明的“中华”意识,并以此为核心展现了对国家局势强烈的忧国情怀,从而对“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发展起到了以诗证史的作用,因此也就具有特殊价值。
  • 张佳生
  • 全文[ PDF 0.0 MB ] 2020.4(38):65-73  共有 475 人次浏览
  • 论沈从文新诗讲义中的苗族歌谣因素
  • [摘要]沈从文的新诗讲义具有鲜明的苗族歌谣因素,他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自觉地搜集与整理湘西苗族歌谣,促进了其后新诗讲义中对诗体形式与民族情感的思考。歌谣问题是沈从文讲述的核心,他受到苗族文化的深刻影响,表现出对新诗自由体形式的浓厚兴趣。沈从文的新诗讲义与苗族歌谣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他将以苗族歌谣为主体的民歌整理内化为对新诗写作思维与诗体形式之思考,并自觉地呈现了民歌资源的重要价值。
  • 张凯成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65-73  共有 176 人次浏览
  • 乌热尔图小说梦境书写论析
  • [摘要]梦境书写贯穿乌热尔图小说创作始终,构成其极为特殊的向度和标志性特征。梦境在其小说创作历程中表现为写照现实之梦、开掘民族性格特质之梦和追问民族命运之梦。借由梦境,乌热尔图找寻到的不仅是鄂温克民族的本质,还有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等文学主题,并以此诗学手段建构出鄂温克民族形象与丛林文学世界。
  • 崔荣
  • 全文[ PDF 0.0 MB ] 2015.6(1):65-72  共有 1113 人次浏览
  • 论维吾尔经典文本与世俗生活
  • [摘要]在维吾尔文化系统中,《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辞典》等经典文本发挥着“道统”和“文统”的功能。其话语一方面面向君王,以“劝谏”的形式完成自己作为臣子的责任,同时还具有向下的功能,那就是启迪民众、告诫民众,并树立哪些可以做、什么不能做的标准。这些文本体现了注重日常生活中朴素的生活哲理和信仰的世俗化表现,同时可见多元文化、多重话语共同发生作用的错综脉络。
  • 张春梅
  • 全文[ PDF 0.0 MB ] 2015.5(1):66-75  共有 1180 人次浏览
  • 唐宋古文金代传承论
  • [摘要]金代散文直接承继辽、北宋,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宗欧、宗苏、宗韩、宗庄等不同风潮,其间经历了对宋文、唐文乃至先秦散文传统的比较和选择,有一个由近及远、由儒学到多元的学习和扬弃过程。金代文坛的创作与南宋散文异轨而并驱,进一步稳固了唐宋古文范式,并共同将其传递到元代。
  • 王永
  • 全文[ PDF 1233.0 MB ] 2015.1(1):66-72  共有 3524 人次浏览
  • 东波罗的海地区传统史诗的比较研究
  • [摘要]芬兰学者劳里·航柯(Lauri Honko,1932—2002)是国际著名史诗学家。他的学术研究涉及史诗学的诸多基本论题,在史诗的界定、文本类型的划分、文本化过程、歌手的创编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这些见解已逐渐成为学界共识。在帕里和洛德为研究“荷马问题”而走向南斯拉夫的史诗比较研究这一学术传统的影响之下,劳里·航柯为解决芬兰本土的“卡勒瓦拉问题”,也将视野扩大到东波罗的海地区的其他史诗传统。“卡勒瓦拉问题”简单地说就是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的文本化问题,与此相应的是埃利亚斯·伦洛特(Elias Lonnrot)的作者身份问题。因而,文本化(textualization)是航柯史诗理论的关键词之一。为此,他和研究团队对印度图鲁人(Tulu)的斯里史诗(Siri Epic)又进行了数年田野调查,并出版了《斯里史诗的文本化》(Textualising the Siri Epic)一书及两卷史诗文本。总之,史诗比较研究的目标就是在不同案例中探寻“长篇形成”的奥秘,其背后关联着对歌手“大脑文本”(mental text)的深层思考。 文章选自劳里·航柯主编的论文集《〈卡勒瓦拉〉和世界传统史诗》(The Kalevala and the World’s Traditional Epics), 后收入 《理论的里程碑: 劳里 ·航柯选集》( Theoretical Milestones: Selected Writings ofLauri Honko),是其中仅有的两篇史诗研究论文之一。航柯在文中指出,东波罗的海地区的史诗传统以前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其史诗的文本化过程与背后的口头资源也未能在比较视野下得到准确的评估。通过辨析19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史诗理论,航柯创造性地提出“以传统为导向”的史诗(tradition-oriented epic)概念,以描述那些既非纯粹口头、也不是书面形式的史诗,虽然这些史诗以书面的文本形式呈现,但仍忠实于口头史诗所提供的表达和演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演唱的缮写人”(singing scribe)伦洛特作为演述者的特殊身份,并发现他个人的“大脑文本”及在创编《卡勒瓦拉》中所作出的努力。航柯引证了古希腊、印度、欧洲其他地区的史诗传统和歌手,重新审视了史诗的长度和宽度,并以塞图口头双史诗的案例,详细叙述了长篇史诗的诞生过程,回答了民俗搜集者、歌手个体与社区诗性传统的关系等问题。 中国史诗蕴藏丰富,类型多样。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以口头程式理论为代表的西方学说的译介,对中国史诗研究的学术范式转换具有重要意义,催生出许多本土化的实践案例。 译者期望通过继续介绍劳里·航柯的学术成果,以丰富中国史诗传统的比较研究视域,特别是为研究不断涌现的口头与书面互动中生成的史诗文本提供理论参照,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国内学界对北欧民俗学的关注和了解。
  • 劳里·航柯著 刘先福译
  • 全文[ PDF 0.0 MB ] 2022.1(40):66-77  共有 417 人次浏览
  • 生命的阈限与乡村的自我救赎——论杨仕芳小说的边地叙事
  • [摘要]侗族作家杨仕芳的小说以湘黔桂边区为背景,表现社会转型中乡村秩序的失序和重建,乡村伦理的沉沦和救赎,乡村人性的堕落、挣扎、忏悔、重塑。“救赎”始终是其小说的主题,包括乡村的自我救赎和人生的自我救赎。在他的作品中,边地叙事不单纯是一种创作方法,更是人物命运和作家生命情怀的书写和诠释方式,是观照生活与体验生命的一种视界。
  • 余达忠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66-72  共有 364 人次浏览
  • 论“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社会主义国家认同
  • [摘要]“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包含着明显的社会主义国家认同。借助“古今联结”的话语策略,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性,但主要以当时通行的阶级性和人民性原则诠释了少数民族文学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批评依据阶级划分标准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为正反面人物两种主要类型,这看似与主流文学观念无异,但借助阶级身份对民族身份的合并重组,试图促成少数民族由族群认同向国家认同的转变。批评中的情感表述主要指向“仇恨”与“依恋”两种取向,前者因批判阶级论逻辑下的狭隘民族主义而生,后者主要征用家庭亲情和友情类的话语修辞,两者相反相成合为一体,共同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意识下的情感结构。
  • 谢 刚 张逸云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67-76  共有 247 人次浏览
  • 抗日战争时期秦良玉“民族英雄”形象的构建
  •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存亡危急之际,塑造“民族英雄”以动员抗战是时代使命的号召。明末的秦良玉作为爱“国”者、巾帼英雄和土司等多重身份的价值逐渐得到突显,知识分子通过传记文学、诗歌、公祭活动、戏剧、展览、剧演等多样化形式的书写与诠释,融入抗战时代的隐喻,建构“秦良玉抗倭”的历史,重塑秦良玉“民族英雄”的形象,起到了动员抗战的作用,是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
  • 李 超
  • 全文[ PDF 0.0 MB ] 2021.6(39):68-80  共有 454 人次浏览
  • 老舍笔下的“两个北京城”
  • [摘要]老舍以其纯粹的京味语言和在场性叙事,勾勒出老北京城别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刻画了生存于其中的众生群像,形成老舍精神世界与文学作品中对老北京城的独特认知与文化建构——田园牧歌的理想之城与文化记忆的现实之城,二者所形成的张力与缝隙呈现出老舍生命过程的精神世界图景及其蕴藉深沉的北京文化审美意识。
  • 高云球
  • 全文[ PDF 0.0 MB ] 2021.2(39):68-76  共有 365 人次浏览
  • 论元好问碑志文的文体观
  • [摘要]元好问重视碑志文,积极为金元各类人物撰写碑志。金哀宗天兴年间,是元好问碑志文体功用观的形成期。元好问的碑志,由对个人的纪德褒美转到存一代之史,从对个人 命运的哀挽,扩大到对整个时代的伤悼,这是文学史上碑志文功用观的一次提升。碑志文最难做到适当得体,元好问碑志行文以事实为依据,采用不同的叙事策略,在颂美与史实之间取得平衡。正因为此,他的碑志文做到正大明达,法度谨严,成为典范。
  • 余敏
  • 全文[ PDF 0.0 MB ] 2020.2(38):68-77  共有 574 人次浏览
  • 西北回民民族精神与伦理景观的个性化表达———马金莲小说论
  • [摘要]源于西海固地域文化与伊斯兰信仰的培育,马金莲不仅表达了她对西北回民民族精神的准确理解,也体现了她对处于文明转型中的这一群体伦理选择与身分归属的思考,并由此形成了她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
  • 权绘锦,马豪杰
  • 全文[ PDF 1341.0 MB ] 2015.3(1):68-76  共有 1410 人次浏览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